发布时间:2022年9月21日浏览人数:157信息来源:孟津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
位于孟津县平乐镇的太仓村,因古为皇家粮仓所在地而得名,全村1100人中潘姓占了95%以上。太仓毛笔是一种民间工艺品,制作历史有据可查是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的,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,距今有三百年的历史,多以家庭作坊为主,手工制作,代代相传。当时太仓村毛笔制作就有二三十家,“玉天斋”、“潘友文”、“潘书冒”、“潘云升”、“潘太升”最为著名。
太仓毛笔的特点是“笔齐、肚圆、头尖、体健”,使用起来刚柔相济,结实柔软,笔尖凝聚,毛不掉不脱,不分不叉,挥洒自如,虚实并进,可大可小,吸墨充足,可胖可瘦,可圈可点,绵里藏针,遒劲有力,婉转流畅。使用起来妙笔生花,得心应手,深得使用者的赞许和称美。那时的太仓毛笔销往陕西、山西、甘肃、内蒙古等诸省(自治区),在北方地区久负盛名。其中以小楷笔最为著名,成为商家不可缺少的记账工具。太仓毛笔还受到清廷吏部的青睐,成为日常公文的书写用笔。
太仓毛笔制作技艺精湛,毛笔选料上乘,外形美观,制作技艺求精,经久耐用。传承文化,服务社会,服务于文化各界,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。2010年被列入孟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代表性项目名单。